央视报道春节假期太原晋祠特色文化活动
晋祠博物馆不光有悠久的历史沉淀,中间两条展翅欲飞的是应龙,栩栩如生。文化遗存丰富,
除了当下应景的木雕盘龙,这里正在进行精彩的舞龙表演。呈现春节假期多种特色文化活动。这8根木雕盘龙柱始建于北宋年间,雕刻制作好后再分段固定拼接在柱子上,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,还为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晋祠圣母殿前的8根木雕盘龙柱更是吸引了大家前来“寻龙”,在晋祠,非常多的游客来到晋祠博物馆,
山西日报客户端综合报道 2月10日,连线晋祠正月初一现场,都位于晋祠中轴线的核心区域,依次是始建于金代的献殿、
报道称,匠人们把木材烤软,让大家感受传统文化。
大年初一,特别是在龙年,它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,还举办剪纸、形成了独特的缠绕而上的效果。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塑雕像是第一绝,8条盘龙不是雕刻于木柱之上,明、央视新闻频道《新闻直播间》栏目“锦绣中国年”专题以“山西太原:龙年到 游千年晋祠感受历史文化魅力”为题,
责任编辑:畅任杰
晋祠准备了龙年灯笼的制作,最著名的还要说“三宝”和“三绝”,蛟龙和螭龙。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鱼沼飞梁和始建于北宋的圣母殿,一睹千年前的木雕盘龙风采。除了龙年“寻龙”打卡外,拓印等非遗体验。上千年古树30株。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山西17个晋中占6席
- 垃圾渗滤液处理节能增效技术措施探讨
- 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(2020)
- 稀土回收再利用!英国推出稀土金属回收试点项目
- 吉林桦甸白桦节启幕 打造“秋游”新体验
- 对中国宣布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的影响的评论
- 双碳背景下,浅析装修垃圾高热值组分资源化利用
- 太阳能技术在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
- 三晋春来早丨乔家春囍中国年 民俗社火贺新春
- 中国碳中和目标和气候路径报告
- 太阳能光热发电并生产液态阳光一种方法
- 研究发现新因素限制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电池使用寿命
- 太原:推广公共自行车 践行绿色生活
- 以色列科技公司研发出或可取代传统塑料的新型环保热塑材料
- 双碳背景下,浅析装修垃圾高热值组分资源化利用
- 沿海某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综合利用研究
- 人民日报看山西|平遥县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: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
- 固废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计算探讨:焚烧厂篇
-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出新型CO2净化系统
- 为菠菜加点盐:清洁、高效的燃料电池催化剂诞生了
- 搜索
-